艺术与设计学院
学院介绍

艺术与设计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至2001年成立的人文科学系,2009年,学院独立建制并正式更名为艺术与设计学院,2024年与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合并,进一步优化了学科布局。学院现设有7个本科专业艺术类(5个):工艺美术、环境设计、动画、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非艺术类(2个):网络与新媒体、社会工作。1个基础部及多个科研平台,包括“三所三中心”。 2023年,学院获批艺术设计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包括:高级职称教师37人(教授9人,副教授28人),占比48% ,博士14人,占比18%,博士在读2人 ,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高水平行业教师17人,兼职导师4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讲座教授、荣誉教授6人 ,龙江学者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宝钢奖优秀教师1人。学院注重“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现有在校生1595人,其中本科生1550人(艺术类1126人,非艺术类424人),研究生45人。

目前,学院建有省级一流专业1个,校级一流专业4个;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7项,中央地方共建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78项,开展横向课题研究20余项,开展课程改革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74篇,出版专著31部,科研成果获奖69项,申请专利45项;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200余项,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展览、学科竞赛、行业赛事等获奖共计600余项。

学院整体教学空间5000余平方米,实验室34间。配备有充足的图书资料和作品展厅2间,硕士研究生导师工作站6个,个人工作室4个、团队工作室13个,与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3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约合作,我校与省内知名企业合作成立“黑龙江工程创意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耕产教融合人才机制,为助力龙江振兴培养高水平应用型设计人才。获评首批黑龙江省社会组织与社会建设培训基地、黑龙江省非遗研究基地和黑龙江省非遗教育基地、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彰显了学院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贡献力。

 

一、环境设计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首批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校级一流专业。成立于2002年,始终坚持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标,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了一大批环境设计应用人才。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之路强化实践教学,以市场行业需求为导向,按照“能力主线、任务载体、实践主导、项目教学”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方向有:空间设计方向、风景园林设计方向、陈设设计方向、工程管理方向。并以工作室为引领,建立“项目驱动型”工作室,搭建校企项目合作多种模式,生能够常态化地通过专业工作室平台参与国内外各类专业竞赛并得优异成绩。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环境设计领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表达方法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空间环境设计、环境规划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从事环境设计、管理及相关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企业、事业等单位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设计工程运行管理、设计服务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室内设计原理、手绘空间快速表现、空间效果图设计制作、二维绘图基础、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家居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

主要实践环节:风景写生实习空间课程设计风景园林课程设计办公空间课程设计专业考察实习毕业实习。

学制:

专业咨询教师:崔云飞 18646557871(手机号) 0451-88627852(座机号)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黑龙江省级一流专业,为艺术专业硕士数字视觉艺术设计方向学位授权点支撑专业。本专业面向知识经济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教育教学导向,坚持立足龙江、面向行业、辐射全国的发展定位,融合传统平面媒体和数字艺术设计,专业下设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两个培养方向。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教学体系完整,所培养的人才在相关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独立从事广告、包装、品牌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界面设计等工作,具有较系统、全面设计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包括平面设计领域、广播、电视领域,界面设计以及新一代数字媒体艺术传播领域的专业设计机构、企业,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设计、开发和管理。

主要课程:字体与版式设计、摄影与摄像、数字插画设计、包装结构与造型设计、包装视觉形象设计、广告设计、剪辑技术、影视特效、Cinema 4D UI设计、品牌整合设计、综合媒介展示设计等。

主要实践环节:风景写生实习、影视特效课程设计、广告创意与写作课程设计、UI设计课程设计、广告设计课程设计、品牌整合设计课程设计、专业考察实习、毕业实习等。

学制:

专业咨询教师:刘耀玉,13946028765。

三、产品设计专业 

专业特色:产品设计专业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构建“大设计”办学理念。以当代工业化和信息化为背景,综合运用科技成果结合美学、工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色彩、包装及相关服务流程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设计。明确培养产品设计的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定位和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目前,产品设计专业开设现代产品设计和家具设计两个方向,着力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强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拓宽专业口径,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体现我校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特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项目管理、团队合作、原型制作等。培养出一批既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推动产品创新与发展的人才。

主要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有多种职业路径可供选择,包括传统的产品设计领域,还涵盖了与产品设计相关的新兴行业和交叉领域。如互联网、手机、电子、机械、交通、家居、家用电器、手工艺品、生活用品等行业从事产品、展示、交互等的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人机工程学造型设计,材料与结构,表面装饰,三维数字建模,产品模型设计与制作,服务设计等。

主要实践环节:设计程序与方法,人机工程学、模型制作、材料与工艺、产品结构设计、数字影像与品牌宣传、专业考察、毕业实习等。

学制:

专业咨询教师:张杰13212809028

工艺美术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黑龙江工程学院的特色专业,在省内高校同类专业中处于前排地位。本专业以传承龙江漆艺文化、培养髹漆设计人才为宗旨,以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为途径,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2021年被黑龙江省文旅厅授予“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和“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本专业依托“黑龙江省漆画创作基地”的平台作用,多年来吸收全省大批漆艺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和企业单位来校进行创作、交流,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教育平台,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工艺美术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掌握工艺美术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具有工艺美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相关工艺品设计机构从事产品研发设计、漆工艺品制作和漆画创作、在环境装饰企业从事软装饰产品设计与制作,在家具企业从事高端家具设计与髹饰、在艺术品经营行业从事艺术指导、在教学科研机构从事工艺美术教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文化艺术部门、传统工艺加工领域、设计公司、学校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传统与现代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以及相关教学与研究、设计、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图案设计、髹饰技法、装饰漆画、漆画创作、漆器创作、文创产品设计、陶艺工艺 、中国工艺美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

主要实践环节:风景写生实习、数字影像制作、课程设计、专业考察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答辩等。

学制:

专业咨询教师:孙福生15636058661

五、动画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黑龙江工程学院校级一流专业,本专业以 “艺术与技术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 为核心办学理念,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除涵盖传统动画艺术课程,如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绘制外,还深度融合前沿数字技术课程,像三维动画设计、人工智能辅助动画制作、虚拟现实游戏动画开发等,使学生兼具扎实艺术功底与先进技术应用能力。校企合作的师资团队汇聚了行业资深动画设计师与技术专家,他们不仅拥有丰富创作经验,还紧跟行业动态,能将最新项目案例融入教学。学校与众多知名动画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实习与项目实践机会,从校园学习无缝衔接至职场工作,助力学生毕业后迅速成为动画行业的中坚力量。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动画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设计应用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基础扎实,跨学科,多元化,有前瞻性艺术视野的动画制作应用型人才,能够在影视和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影视动画、网络动画、商业动画、手机动画、游戏动画、影视拍摄及后期特效等多种形式的动画设计、开发、研究工作的一线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动画、游戏、影视、广告、教育培训等领域工作。

主要课程:动画剧作、视听语言、动画分镜头设计、原动画设计、漫画插图、数字动画建模、三维动画基础创作、动画影视特效。

主要实践环节:吉祥物创意实践、原动画项目制作实践、三维动画基础创作实践、游戏项目制作实践、二维动画创作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答辩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崔炳烁石13936625364。

、社会工作专业

专业特色: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创办于2004年,已招, 收21届本科生,现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单位,黑龙江省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被黑龙江省民政厅评为首批社会组织与社会建设培训基地,校一流专业。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均为双师双能型教师。专业多年探索形成了服务地方行业、突出东北地域特色、强实务、重运用,以服务推动教学、科研的专业特色和“全项目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内有突出表现,对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有积极影响和贡献的优秀毕业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发展需求,认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伦理,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部门相关岗位从事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社会工作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福利类事业单位、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教育、医疗、司法等部门及行业内从事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心理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政策概论、社会统计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保障概论、社会组织管理、社工项目策划与管理、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社会创新与公益创业、新媒体文案创意与传播等。

主要实践环节:自我认知与成长、观察实习、基本技能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张媛  13836199819   0451-88627756

七、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专业特色:2012年招生以来,我校是东北三省首家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作为校级一流专业,本专业以文学、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的多学科优势,打造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因材施教,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助力其适应媒体行业的变革。本专业现有在校生284名,11名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配备企业教师2人,保障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数字化转型、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及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需求。具备新媒体内容生产与管理、危机事件的发现与处理能力,可以胜任舆情监测基本工作;新媒体内容产品策划、推广能力,独立开展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从事新媒体产品运营工作;能够在传统新闻媒体的新媒体部门、网络与新媒体机构、数字出版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数字营销传播机构、电信运营商、各类企业、政府部门、公益机构从事网络与新媒体相关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书刊、杂志、报纸等新闻出版行业,教育与科研机构,新媒体、网络与电子商务企业和媒介传播公司,从事媒体策划与传播、数字化出版、新媒体研发、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的组织与采集、媒体内容管理、策划与策略分析等工作。能够在传统新闻媒体的新媒体部门、网络与新媒体机构、数字出版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数字营销传播机构、电信运营商、各类企业、政府部门、公益机构,从事网络与新媒体相关工作等。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舆论学概论、新媒体内容产品策划、品牌学、新媒体广告、新媒体营销、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摄影、摄像技术、平面媒体制作、非线性编辑、文创产品策划与研发、音频制作、后期特效制作、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等。

主要实践环节:平面媒体制作课程设计、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实习、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实习、融合新闻作品创作课程设计、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陈曦 13313665660 ,0451-88627750

 

快速查询

学校地图
行车路线、方位
最低分数线
2020-2024年度
招生计划
29个省市招生
学院专业
51个本科专业
奖助学金
实现梦想
招生章程
公平公正
考生在线咨询
有疑问来找我